莆田股票配资
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依法延伸审判职能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,是落实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的重要方式。
2024年,从化区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,制发74份高质量司法建议,涉及行政执法、社会治理、未成年人保护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、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,精准推动纠纷前端化解,以“小切口”助推社会治理“大提升”,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。
莆田股票配资对症下药
为服务“百千万工程”献良策
“我村委将落实好区法院司法建议书提出的三大建议,积极开展排查,新签订的租赁合同规范上报‘三资平台’。”日前,区法院先后收到了某镇6个村委的司法建议回复函。
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,区法院处理了多件村民委员会与个人或公司之间的租赁合同纠纷。在办理此类案件时,法官发现,有关集体资产的合同管理不够规范、后续履约监管不到位等问题,可能会对集体利益造成损害。
针对发现的问题,为提升该镇的乡村治理水平,区法院向问题较为突出的6个村制发了《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司法建议书》。
司法建议不能“一发了之”,只有得到司法建议接收部门的认同并落到实处,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。
为此,在司法建议发出前后,区法院积极与该镇、相关村(社区)沟通,并协助该镇辖区内4个社区、61个村进行涉农资产相关合同风险排查,共排查合同1290份,排查出问题合同97份。最终该系列纠纷在民诉前调阶段化解33件,进入审判阶段的只有4件,目前全部判决且已发生法律效力。
排查完成后,在镇政府的组织下,法官参加了全镇农村集体“三资”问题合同整改工作会议,并就“三资”等涉农问题进行普法宣传和法律指导,提高村委预防合同风险的能力和水平。
谏纳并行
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出良计
“感谢法院的及时提醒,我们会积极堵塞漏洞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”一家大型企业负责人说道。
在审理涉及一家大型企业高管的职务侵占罪等案件中,区法院刑庭法官发现,该企业存在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,向供应商索取好处费、违反同业禁止规定私自成立同类公司接洽业务的问题,以及员工私自将公司财物转卖给他人等非法侵占公司财物等行为。
为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,区法院向该企业发出《司法建议书》,针对发现的问题,提出应当健全监管制度、建立举报机制、加强人文关怀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。
该大型企业收到司法建议后,立即对集团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,并拓宽投诉举报渠道,通过开展讲座、培训等形式,加强警示教育,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。
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,区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治理功能,聚焦审判工作中发现的,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共性问题、风险隐患,主动向企业发出司法建议,助力企业堵塞经营管理漏洞,为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。
多管齐下
力求司法建议见成效
每份司法建议问题找的是否精准,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,关系到司法建议能否发挥最大的效果。
为此,区法院通过案例分析、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,力求从个案中抽丝剥茧,从问题中深挖深层次的原因,找准职能工作中存在亟待改善的环节,确保司法建议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。
在2024年7月对某综治中心提出加强纠纷预警排查、促进矛盾纠纷前段化解的《司法建议书》后,该综治中心积极响应,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参与法院委派调解案件成功案件数、成功率实现双提升,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,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在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,区法院连续三年被市中院评为司法建议工作先进集体,去年11月,一份司法建议入选全市法院优秀司法建议。
2024年,区法院审结案件15120件,多元解纷平台成功调解诉前纠纷2362件,3407件,助力全区万人起诉率同比下降10.22%。
下一步,区法院将继续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、维护群众权益等关键环节,在法治轨道上更加有力地开展司法建议工作,通过司法建议“小切口”,书写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“大文章”,不断提升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、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。
来源:从化法院 通讯员刘佳星
编辑:张义
初审:刘芳
审核:王瑞君